日前,深圳印发《深圳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塑料污染治理。进入2021年,深圳从“限塑”迈入“禁塑”,商场、超市等场所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和塑料餐具正式成为过去。“禁限塑”实际效果如何?深圳消费者是否认可?
1、大型商超餐饮企业带头示范,各自有招。
近日,华润万家、盒马鲜生、沃尔玛等多家大型商超均提供有偿的可降解塑料袋,价格在0.6元-1元不等。在一家沃尔玛门店内,一款环保购物袋受到 更多消费者的关注,虽然价格相对较高,但可多次循环使用。
2、有店家反映可降解塑料袋供应紧缺
基于卫生及食品安全目的,用于盛装散装生鲜食品、熟食、面食等商品的塑料预包装袋、连卷袋、保鲜袋等不在此次限制范围内。因此,在各大集贸市场及超市的散称区仍能够看到不可降解塑料袋的使用。
大多数商家仍在提供免费塑料袋。有商家表示,目前可降解塑料袋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在性价比方面有待提升。罗湖区一家饺子店的店员则反映,“禁限塑”使得可降解塑料袋需求旺盛,供货商面临缺货或断货的情况,因此更换可降解塑料袋还需一定时日。
3、除了“禁止”和“限制”,还能做什么?
记者走访时发现,对于这一相对严格的“禁限塑”措施,市民普遍表示支持,认为减少塑料制品使用有利于环保。除了在理念上表示赞同,更多市民从自 身做起,积极践行减塑禁塑。
市民王女士表示,相比以前的塑料购物袋,现在推广的无纺布袋和可降解塑料袋贵了不少,所以最近出门逛商场都会考虑自己带购物袋,既省钱又环 保。市民林先生则表示,出门买菜会自备布袋,一个布袋大概能用半年,“买一些带尖带刺的菜,容易扎漏塑料袋,不如布袋实用”。还有不少市民在采访 中表示,除了“禁用”和“限用”塑料袋,选择可循环使用的购物袋替代产品、塑料制品回收利用等对解决塑料问题至关重要。